【實驗技術系列-環境之空氣取樣法】

發佈於 2025-2-27

我們在先前【實驗品管系列-環境監控】文章中,有提到許多產業依其製程需求,須於「潔淨室」(Cleanroom,即無塵室)環境中運作。本文以微生物監測方法當中的「空氣取樣法」(Air Sampling Method)作介紹。

        環境之空氣中的懸浮微生物評估,因為各種不同的空氣取樣法各有其優缺點,且可能因為空氣中微生物的隨機分佈、所採用的採樣技術精密度不夠、採樣速率 (低速率採樣時,微生物可能會在採樣培養基周圍偏移,而無法精確檢測,而高速率採樣時,採樣培養基可能發生乾縮),導致採樣後之生菌數有很大的變異,但是在某些特有的製造環境或產品,對具有生命力之粒子或微生物的控制仍然是絕對必要的。

       目前環境之空氣取樣法最常使用的兩種採樣設備分別為離心採樣器與單篩瓊脂採樣器:

1.      離心採樣器:

原理是空氣之樣本由渦輪推進器吸進採樣頭端,由渦輪推進器導入空氣附在一層環繞著採樣頭端的培養基條(agar strip)上,在一定採樣時間後,培養基條被移開並培養、量測,記錄菌落形成單位數。

2.      單篩瓊脂採樣器:

原理為在設定的時間內以固定速度,將空氣收集通過一個具特殊孔狀之蓋子後,直接導入含有瓊脂培養基(agar plate)之落菌培養皿表面。當取樣結束時,移開培養皿,培養及量測,記錄菌落形成單位數。

       操作環境之空氣取樣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      採樣點:

採樣之目的是為了提供一個具持續性、穩定與適當的環境資料,所有特定微生物控制環境之區域都需要監測,這些區域包括潔淨空氣設備之重要作業區、傳送裝置、潔淨空氣設備之準備室和更衣室。監測時必須是在製程機器設備運轉和作業人員執行正常操作的動態下進行,為了不因進行監測而導致產品受污染,建議在作業人員或製程模擬試驗中作監測。準備室環境的採樣位置應包含有人員活動或特定作業在執行的區域,例如靠近工作台處。此外,亦需考慮採樣樣品的數量與體積,依據監測區間的大小及等級決定取樣樣品的數量,一般而言,至少需取樣1000 L (1 m3)。

2.      採樣時操作需考慮的重點:

培養基條和採樣平板使用前應確認是否有被污染,並避免操作過程時的疏忽造成污染,而得到偏離的結果,且所有培養基條和採樣平板須有合適之標示。採樣時以電池作為動力來源之儀器應確保其電池狀態,並且需定期性校正,另外,所有設備轉移入潔淨室前,必須依據標準作業程序規定滅菌或消毒。

 

#環境監控

#空氣取樣法

#菌種鑑定

#源資生物科技核酸實驗室

#TriIBiotech

 

NGS & 第三代定序服務


Nanopore,Illumina長短序列機型齊全
高效率,高品質的好選擇
專業的樣品品管程序與文庫製備
專業的生物資訊分析與服務諮詢